项目名称:IT CERAMICHE总部及展览馆
地点:中国佛山华夏陶瓷博览城
设计公司:佛山天威设计
总设计师:王志科&李小水
设计团队:陆忠文、李念华、邱文峰、蓝经纬、吕洁超、冼柳青、黄建和、赖玉琴等。
装修设计:杨世伟
面积:1,800 平方米
开始时间:2019年10月
竣工时间:2020年5月
客户:佛山市凯恩斯陶瓷有限公司
摄影师:欧阳云
IT CERAMICHE是一个追求自由、个性、时尚、新奇的意大利瓷砖品牌。该项目是品牌的总部和展厅。设计意在将意大利自然舒适、艺术品味、平价奢华的生活美学融入东方语境,赋予品牌独特的浪漫与艺术魅力。1F和2F用作产品展示、接待和休闲空间,而3F和4F用作工作和物流用途。
自由旋转的立方体块
该建筑为四层建筑。建筑外观的灵感来自流行的“魔方”。每一层都是一个盒子,它交互旋转,共同创造出一种扭曲的形式,呈现出矛盾而又相互依存的视觉效果,突出了积木的机械美。素色、厚重、深色的水泥砖与轻盈透明的玻璃盒子形成强烈的视觉对比,使建筑“盒子”仿佛悬浮在空中。黑白、轻重、虚实的对比,加上自由的平面和立面设计,促成了建筑形式的变化。黄铜金属与深灰色水磨石、彩色亚克力玻璃和大理石的和谐组合,
水下世界
“立方体”的概念延伸到室内设计,创造出自由而对比鲜明的空间形式。在大堂,天花板采用不锈钢面板装饰,带有波纹图案,营造出一种在水下的感觉。旋转的墙体和天花通过体块连接、相互贯通,赋予空间强烈的建筑体块感。奢华的粉红色石材与水泥般的地板形成鲜明对比,同时突显出各自独特的质感。参观者可以在流通路线的每一步都有不同的视觉体验。这个自由空间的核心是它从不限制人们的行为。相反,它引导他们在“荡漾的水面”下行走和探索。诗意的设计语言使建筑空间与内心产生共鸣。
通往未来的浮动楼梯
通过建筑方法,水磨石楼梯看起来像是漂浮在水面上。虽然设计看似违背自然规律,却有助于激发想象力。游客被楼梯引导,仿佛被带到了一个未知的世界。分隔的积木、积木之间的缝隙、缝隙内的轻带,都让原本沉重的楼梯显得更加轻盈。设计团队认为,每一种形式或形状在空间中都应该是独立而又相互关联的。意大利建筑师卡洛·斯卡帕提出“分离主义”的建筑理念,无疑影响了空间设计领域。楼梯尽头,生机勃勃的绿植引导视线。楼梯旁边是一个中庭,连接一楼和二楼,带来自然光。此外,
多维度的分离与重构
勒柯布西耶的自由立面理论主张,建筑立面应该摆脱结构柱的局限,建筑结构不应该被隐藏起来,因为它们具有独立和独特的魅力。因此,设计团队不仅保留了建筑原有的美感,还对其进行了进一步的强化。外露的万向梁结构与钢格架自然相互贯穿,向工业时代的建筑结构致敬。外露的建筑结构具有独特的美感,成为空间中的装饰元素。多维度的块和线产生层次感。
空间中大小不一的3根柱子仿佛逐渐剥离了建筑的覆盖物,营造出强烈的视觉效果,让人陷入哲学思考:什么是真正的完美?设计强调不同质感材料之间的碰撞。抛光的水磨石、精致的大理石和生锈的万能梁,或光滑或粗糙,或冷或暖,通过对比、类比、共生、重复和秩序等方式构建空间。中心的柱子与金属融为一体,铝和玻璃形成新的建筑和视觉元素。这种组合体现了对可持续材料的探索和现代主义的传承。设计不仅仅是表面的装饰,更重要的是应该探索并带来更多内在重构的可能性。
东西方美学、过去与现在的对话
拱形门体现了东方和西方的建筑语言。空间中上下平行的拱门,产生了东西方美学的共鸣和碰撞,并被赋予了产品展示的功能。
温柔的精神触动
作为建筑的延伸,空旷的阳台和落地玻璃窗赋予了室内空间必不可少的空间特征。挑高的阳台、花园式的书房和宁静的卧室,营造出一个享受自然和阳光的私人空间。
著名的后现代主义者罗伯特文丘里主张使用历史符号来活跃建筑形式。这样的实践丰富了当代建筑的审美和娱乐性。
设计师特意在拐角处创造了这样的惊喜,以期重新点燃“人与建筑融为一体”的“平等看待”的建筑理念。
网友评论 (0)